讓清明祭掃重在心而不拘于形

                              清明將至,不少人有返鄉祭祖的需求。當前,國內本土疫情多點散發,清明節還能返鄉么?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特梳理多地清明返鄉政策。(據3月30日《…

                              清明將至,不少人有返鄉祭祖的需求。當前,國內本土疫情多點散發,清明節還能返鄉么?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特梳理多地清明返鄉政策。(據3月30日《健康時報》報道)

                              清明,既是自然節氣,又是慎終追遠的傳統節日。每到這個時間節點,人們都會到墓地祭奠逝去的親人,難免形成大量人員流動和聚集。今年清明節將至,能不能回鄉祭掃,是大家共同關心的公共話題。特別是近期國內多地出現了散發病例疫情。上海、吉林等地出現了與病毒對抗相持較為艱難的時刻,可以說,無論“外防輸入”,還是“內防反彈”,都容不得絲毫閃失。這就提醒政府職能部門,要制定合理制度與應急預案,引導公眾合理制訂假期計劃,有效避免群體性、聚集性活動。

                              近期,各地不約而同地對清明祭掃提出明確防疫要求,包括社區報備、核酸陰性證明等,這對于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反彈風險,無疑至關重要。

                              前些日子,民政部召開2022年清明節祭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級民政部門和殯葬服務機構堅決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要求,抓緊制定與當地疫情防控相適應的祭掃服務政策措施,嚴禁簡單化“一刀切”,既要避免出現聚集性疫情和規模性反彈,又要努力滿足群眾的祭掃需求。

                              頗具欣慰的是,近些天來,國內不少地方紛紛隆重推出“重在心而不拘于形” 清明祭掃制度性安排。天津寢園、天津憩園推出“一對一”免費代祭公益服務,其中包括清掃墓碑、提供一盤點心和兩盤水果以及兩束鮮花,工作人員代家屬行鞠躬禮,代祭服務環節的照片會通過微信發送給家屬等;江蘇南京、蘇州、常州等地暫停了現場祭掃,紛紛推出在線云祭掃、家庭追思會等活動;福建省依托“閩政通”APP,繼續推廣網絡祭掃、委托代祭等智能便民服務,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空信箱”等活動。

                              無論是委托代祭公益服務,還是在線云祭掃、家庭追思會,抑或是“絲帶寄哀思”“時空信箱”等,雖改變了傳統祭掃模式,但人們心中祭奠和懷念之情依然會保持不變,這種不拘于形式的替代方案,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意義非同尋常。

                              “心祭”勝于“形祭”。重在心而不拘于形的清明祭掃方式,既能有效避免公墓、陵園等地人員大量聚集,引發病毒聚集性傳播,也能向先人表達哀思,寄托感恩。

                              凡本站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omplejolostarcos.com/zhinan/2327.html
                              網站編輯

                              作者: 網站編輯

                              為您推薦

                              發表評論: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0558-2185765

                              Q Q: 995558315

                              工作時間:08:00-18:00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關注微博
                              返回頂部
                              日韩黄片